close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今年春節,在斗六待了幾天


那天三小姐說:車站現在改變很多,要不要去看看。


自從會開車以後,好像也夠久沒坐火車


車站果然變得太多……….



兩張照片


差距


近半個世紀


我最懷念車站邊那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樹


那棵大椰子樹在我不知道的某個時期~沒了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當年意氣風發


青壯


父執輩的叔伯們


如今


老態龍鍾或已凋零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我們家的么妹在這裡出生,求學,成家,


兒女現在都已是國中生了


父親職務上的緣故


自有記憶起


車站


一直就是生活的一部份


甚至


也是童年的遊樂場。


 


當年的車站,沒有天橋或地下道,


第一月台到第二月台間都需穿越鐵軌


後來,有了天橋,


從第一月台到第二月台要先上樓再下樓


再後來,天橋被打掉,改成地下道,


第一月台到第二月台就要先下樓再上樓。


現在,


台鐵每個火車站,


幾乎都是~上樓買票、剪票、下樓搭車,


到站後,上樓,出站再下樓。



   


  


載貨的這種貨車


沒有現代所謂的避震器或懸吊系統


每次列車啟動或停靠


從第一節車廂起


「匡啷」「匡啷」


節節相互來回碰撞


掛的車廂越多


「匡啷」聲更是綿延不絕


五零年代交通運輸匱乏


年節期間接駁的車廂不敷使用


貨車廂也會被派用上場


坐過這種貨車的震撼力


讓人永生難忘


現在大家大概沒機會坐這種貨車


也不會有人願意去體會吧!
  


求學時,


每天清晨趕著六點多的火車通學。


車站是每天都要跑個來回。


出外打拼時,


每個周末假期的前一天晚上,


管他都會區車站的人潮洶湧,


不畏艱苦的跟許多遊子們搶坐位


搶不到坐位時,


就只得枯立六個小時的車程,


午夜平快車奔向---


為的是


竹籬裡有盞守候的燈光


時光流轉,


車站的樣貌已翻了幾翻


老家的竹籬早已拆卸


那盞守候的燈火已不再為我亮起。


 



嶄新現代化的車站


依然送往迎來


***小霈對火車有某些程度的喜好,


部份圖片,借自小霈


謝謝~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