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網路一口氣上把『江山風雨情』的小說看完,
整個故事由朱由檢還是信王說起~
到他當上了崇禎皇帝,
時值大明江山內憂外患,
崇禎雖然有心想力圖振作,
只是~肚量小,疑心重,
愚蠢、短視!
小說的情節不可能會照事實敘述,
戲劇化的情節在所難免。
太監魏忠賢在無子嗣的天啟帝快斷氣之前,
急著找來一名孕婦,
期望讓她生兒子冒名頂替皇子,
好讓他仍繼續掌控大明朝,
可惜,
生出來是個女娃,
這個女娃就是後來的陳圓圓!(可信度~0)
小說中的陳圓圓著墨不多,
太監總管王承恩把她找進宮,
原本要給崇禎的,
這個皇帝做得很辛苦,
知道帝位快不保了,
哪有心思重女色,
於是,利用陳圓圓當誘餌,
讓吳三桂死心塌地,盡忠職守,
皇太極設下離間計,
崇禎中計,不但撤換袁崇煥,
更進一步,凌遲處死袁崇煥!
闖王入京後,
陳圓圓落入李自成的部下劉宗敏手上,
歷史上的「沖冠一怒為紅顏」,
衍生吳三桂引清兵入山海關;
會去看這個篇小說,
是因為不小心看到的同名的連續劇,
(大陸劇,打著一堆大腕的名號,其實都只有幾場戲就沒了),
對歷史本來很有興緻,
免不了就在網路上找關於洪承疇、袁崇煥、吳三桂,
這些明末、清初人物的資訊,
他們都身負背叛、
不忠的罵名,
對於他們的作為,
現代學者從另一個角度去看,
又有不同的註解;
他們身處亂世,
個個都是雄才大略的大將之材,
可惜生不逢時,
遇到崇禎這樣沒有氣度的皇帝,
皇太極一個小小的離間計,
就讓崇禎把袁崇煥給凌遲處死,
有了袁崇煥的前車之鑑,洪承疇、吳三桂、祖大壽等人,
當然不敢太有所為,有志難伸之際,
清朝又在那殷殷招手,
識時務者為俊傑,
莫過於此。
有關大陸學者對於洪承疇的評價:
依據史實,結合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,對洪承疇在清初的歷史作用,進行交流和探討。
大家一致認為:
洪承疇在以清代明封建王朝的更替中,
對中華民族的統一,
緩和滿漢民族矛盾,
減少戰爭損失和生靈塗炭,
以民為本,
關注民生,
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等方面曾作出巨大貢獻,
是一位有功於國家,
有利於社會,有
益於人民的傑出歷史人物,
必須給予充分肯定。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405122314640
許多的歷史,
因為戲劇、小說的傳播,
常扭曲了真正的原貌,
話說回來,
有些歷史典故也因文章;
戲劇而讓人更瞭解歷史,
事實或杜撰?
就見仁見智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