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       


參加旅行團到對岸旅遊,六天的行程,


掐頭去尾,實際上玩到的行程只有四天。


對於桂林,最早的印象當然就是小時後讀到的~


桂林山水甲天下、陽朔山水甲桂林!


現在,兩岸往返便捷,


到桂林旅遊對於常出門旅行的人來說,


只算是小品!


而我可是候了半個世紀呢!


四天的行程,行程表上,該看的該玩的都有~到此一遊,


走馬看花,玩得未必盡興,


整理這幾天的行程,真是意猶未盡,回味無窮~


 


桂林遊的第一個景點是~伏波山,


位於漓江邊的伏波山,相傳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曾經在此駐留,山以伏波為名。



伏波山的景點有~一口2700多公斤的大鐘和千人鍋,走過還珠洞可以達千佛洞和試劍石,


觀光景點,就是人潮洶湧,拍照很難不去拍到多如過江之鯽的遊人,大鐘和千人鍋索性不拍了。


試劍石,是自洞頂垂懸而下的巨石,距地面僅寸許,不連地面,傳說是伏波將軍試劍所致,僅是傳說,試劍石的縫隙全因江水沖刷造成的,


很多人喜歡拍把手放到石縫下的鏡頭,試劍石下方的石頭都被摸得光滑油亮!


千佛洞,與試劍石在同一個地方,岩璧上一些自唐以來的摩崖佛像石刻。


千佛洞沒有千佛~




遊桂林山水,鐘乳石洞是必去的景點,


蘆笛岩在桂林所有的鐘乳石洞中資歷算較深的一座,


據說從唐代起蘆笛岩就有遊人的足跡,


1959年被發現後開發成遊樂景點。
   


蘆笛岩洞深240米 ,遊程500,洞內鐘乳石量多、大、奇,再加上炫麗彩燈拱托下,的確讓人目眩神迷,幻象萬千。


如果沒有七彩虹燈的襯托,鐘乳石的顏色,該是灰白或乳黃吧?!


蘆笛岩的精華所在,龍宮和水中倒影,




回首再看遠處的~龍宮


蘆笛岩出口的一景,祥獅送客,依依不捨再回望一眼。


遊鐘乳石洞,導覽員邊走邊用手電筒介紹,哪些鐘乳石像甚麼,


遊客全讓導覽員被動的去看鐘乳石的形象,


有時,某些形象全憑意會,刻意去將就反而失了趣味。




上圖是銀子洞外的景色,仔細看中間那兩座山峰,像啥?


銀子洞,是被發現較晚的洞穴,算是新的觀光景點,


一座空間很偉大的鐘乳石洞穴,


有多大?


導覽員用手電筒指著高處,捱著岩壁的人行步道,說:「看到沒?有欄杆的地方,看得到上面有人在走動,45分鐘後,我們將會從那裡經過。」


可想而知,我們還得在底下繞多大的圈(45分鐘的腳程),才會走到上頭?


那高度,只能用仰望來說,當下有種感覺,好像是整座山完全是被掏空似的。
     



    


銀子洞精華之一,這個地方有專人拍照,出洞後就可以取到照片。
      




另一個拍照點,利用燈光投射,水中的倒影真的讓人嘖嘖稱奇,太美了!


水的深度很淺,倒影卻很深遂,技術不好,拍不了整個全景,


看倌們湊合湊合呗!


當然,如果沒有燈光,這一切都不算甚麼了~
          


雪山飛瀑


銀子岩之名的由來,


就是,這個雪山飛瀑,


這片岩石上佈滿許多未受氧化鈣解石的結晶


像灑上晶瑩的粉末


有如銀子般的閃爍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lly 的頭像
    Sally

    空間

    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